建筑业是一个易发、高发安全事故的行业,也是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作为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这种从事结构加固、改造型企业,他所承担的施工项目的作业环境远比普通建筑施工企业要差很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难度更大,随着建筑业竞争的日渐剧烈和建筑行业的利润不断的降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业的安全管理,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惜牺牲工程质量,想方设法的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这为建筑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仍然是建筑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建筑业安全事故?怎么控制呢?仔细分析究其原因仍然是人的行为因素和物的安全状态。
一、导致安全事故的人的行为因素
无知者无俱。由于主观上的不重视和无知,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引发事故。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者本人和现场管理人员自身的无知,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职业技能低下、行为不规范等,导致在安全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发生了安全事故。目前建筑行业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基本来自农村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而劳动力整体素质就相对较低,致使企业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现场人员对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不理解、不认可,因缺乏安全知识,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看不到、不认识、不知道或不遵守现场安全操作规程,从而进行违章操作;有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也较低,不懂安全技术或不具备基本安全技能,对组织的安全培训不重视或不参加,为完成施工任务常常不顾安全盲目冒险组织施工;对强制性标准不执行,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违章指挥,致使事故发生。
二、导致安全事故的物的状态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客观上不安全,形成安全隐患。主要表现是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忽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只要求生产进度,不提供安全保障;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安全防护不到位的事实;在进行规划、设计、图纸审查、施工方案的制订、材料的选用等环节上,拒绝新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的推广和应用,采用传统、落后的技术、材料和工艺进行施工,使得技术装备水平陈旧、不规范或使用残缺不全的设备,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完全到位;一些工程项目低价中标更为突出;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等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或不落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清除而长期存在;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安全隐患。
三、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安全管理,首先是管人。建设工程现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确保对安全生产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现场管理安全的人即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必须是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现场施工面上的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培训的持证上岗人员。
结合施工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安全警钟要时时敲,宣传教育要深入企业,深入职工,从根本上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安全技能。
抓好现场的安全控制。一是现场设备的管理,特别是物料提升机、桩机等各类大型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用小型机具、材料如手动工具、钢管、扣件等构配件一定要现场查验其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合格的检验报告;二是施工现场用电的管理,三级配电是否规范、各类机械机具是否已经重复接地、各种配电仪器要求的参数是否匹配、电气设施是否完好等等;三是现场秩序的管理,秩序井然是安全的保障。
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
严格准入,把住关口、管住源头,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