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
一、安全管理的五种关系
1.安全与危险并存
安全与危险在同一施工活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随着施工活动的变化,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任何时候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
保持施工过程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险因素是客观的存在于施工活动中的,是自然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如果生产中人、物、环境都处于危险状态,则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义。就生产的目的性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企业职工和社会最大的负责。
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就必须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安全第一"的提法,不是要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而是要求所有的生产活动开始前都必须首先分析、处理、解决生产中可能出现或存在的危险因素。
3.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内涵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4.安全与速度互保
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优发国际·随优而动一触即发应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
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一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5.安全与效益兼顾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必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理想化的安全而不惜资金的盲目高标准投入都是不可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