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承接了国家电网新疆昌吉换流站防火墙清水混凝土涂装工程(以下简称昌吉换流站项目),工程总面积为15000㎡,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10000㎡,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昌吉换流站是国家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11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创造了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四个世界记录。公司负责其中高、低端换流变防火墙清水混凝土保护涂料的施工。
作为世界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国家电网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有非常严格的验收标准。防火墙涂装部分完工后要求如下:墙体轴线通直、尺寸准确、棱角方正、线条顺直;墙体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模板接缝处无挂浆、漏浆现象。这就对涂装系统的每道工序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领导对本项目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开工前1个月,工程部与材料厂联合召开研讨会,针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及施工成本三大方面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制定出了专项方案。在会议上,工程公司对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及安全专项方案提出了想法,材料公司就材料性能改进及施工工艺更新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并设计出具体的升级方案。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了联合方案,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工程安全系数,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新的方案与技术理念的指导下,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由于防火墙清水涂装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体现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必须兼顾基础到面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实行过程控制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控。本工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面精细处理,二是清水涂料的涂刷。
施工前,我方先对基层进行验收,在确保所有阴阳角、线槽以及面层平整,表面无明显缺陷的情况下才接收施工,由于基础的大面处理是由总包方的其他团队完成,该团队的专业为土建,达不到涂装系统中对基面处理的要求,故我方在基础面交付后要进行精细化处理,主要有以下3个内容:1.局部缺损漏补部位的处理:对墙面进行地毯式全面检查,对缺损部位采用饰面砂浆进行修补,验收标准为表面完整、密实、光滑,不得有凹凸缺损及漏砂部位;2.局部色差的预处理:墙面因模板印、脱模剂、混凝土材料或施工等原因而产生较大色差的地方进行色差预处理,现场比对混凝土颜色调整修色漆,再用拍涂或滚涂的方式对色差处进行初期淡化,验收标准为5米以外看不到明显色差。3.对模板拼缝处进行修正处理:现场局部模板拼接处存在宽窄不一、颜色深浅不一、缺损、错台(≧3mm)等情况,此情况采用饰面砂浆与修色涂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正,验收标准为模板拼缝横平竖直、宽窄统一、颜色统一,拼接处自然工整。
此项目涂料涂刷环节已得到了简化升级,保护底涂料按照传统方式施工即可,但保护面涂料不再是透明的清漆,而是兼顾了保护和装饰修色功能的2合1产品,由此清水涂料涂刷工艺由原先的1底、1中、1面三道工序简化升级到了1底、1面两道。改良后的清水面涂料不同于普通涂料:第一体现在它对混凝土有非常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超强的耐候性能;第二是清水涂料不仅要对混凝土基面的色差进行修正,还要体现出混凝土基底自然淳朴的色彩与质感,要求涂料在透度和色度上完美平衡。
施工结合现场特点,以模板缝为边际,进行模块化施工,单区域安排4人1组,上下两人并排推进,避免水平及纵向接茬的产生。涂料面验收的3大标准:1.整体颜色一致,没有漏刷与重刷现象;2.基面纹理与色泽通透自然,体现混凝土的质感;3.没有涂刷及接茬痕迹。
施工及验收分基面处理、清水底漆和清水面漆3个阶段,目前防火墙施工区域为极1、极2低端换流变防火墙。每区防火墙由1道纵墙和7道隔墙所组成,这样就将工作面分割成了6个单元,施工及验收顺序以单元为模块由东向西逐一推进。我方有3名人员,分别参照每阶段验收的3个标准,每人负责其中1项进行分别检验,然后再交叉互验(即每个单项确保检查3次),最大程度上保证质量控制。
昌吉换流站项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工程实践机会,该项目清水涂料的顺利完成将会为公司在相关建筑涂装工程上积累宝贵的施工技术经验,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各级领导对项目部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感谢材料公司刘巧云博士率领的研发团队对材料性能改进所做出的努力,感谢北京代表处积极协调与支持。